第(2/3)页 抱着这样的心态,也就没了急迫心理。 整个村子里,五六十户人家,每家最少也得有两三斤书吧?如此算下来,最低都有一百八十斤书,至于废铁,烂铝盆,铜线等金属,每家一两斤还是有的。 要说这些东西的来源,其实就是锄头,盆子,发动机上的线之类的,呃,铜可能少一些,几两还是有的,等到村里通上电,估计就多了。 “二婶,有废品要卖没?我现在开始收废品了。”郭去随意找了一家,敲了敲门,门开后道。 “你个瓜娃子,这么小就学人家收废品,还是叫你爷爷送你去上学吧!” 这话听起来让郭去有些不舒服,或许是前世在城里待久了,不习惯农村人“话糙理不糙”的风格,不过他也知道,这二婶说的话没毛病,农村人没读过多少书,在谴词用句自然很是粗糙。 不过呢,这粗糙中更多的还是质朴,听惯了人,都能从中听出夹杂着的关心。 “二婶,读书的事情以后再说吧,我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今天是真的来收废品的,您家的废铁、铝,旧书还有没?” 女子看着郭去一眼,“算了,我也不说了,家里废品还是有的,只是……” “街上收废品的,旧书三毛,我给四毛,若是一百斤以上我给五毛。” 后一句话等于没说,因为一百斤书,很多人家里都没有。然而,后来郭去才醒悟,他还是低估了村人的算账能力。 “至于铁,街上收七毛,我收八毛。铝街上八毛,我九毛。至于铜,我收一块一斤!” 这样做虽然会引起同行不满,但郭去必须这样做。 原因有二,一是价高者得,即价格比别人高,容易收到更多的废品。 其二是,街上压价太狠,他有些看不惯,不入此行还没什么,入了,懂了价格,那自然就很不舒服。想起以前老爷子低价卖掉的废品,那就更不舒服了。 “是不是真的啊?” “哎哟,我的二婶欸,不信明天可以去问嘛,明天是赶场天,顺便问一句不就知道了?” “也是哈,那我明天问问。” 交情是交情,生意是生意,村人还是分的很开的。 接下来又换下一家,同样是不想卖,要卖也是等明天问过价格以后再决定。 郭去自然是表示理解,然后拉着丫头前往下一家。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