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读心有忠告:不能以偏概全,不要逆手摸驴-《观色 观行 观心:读心术大全集》


    第(3/3)页

    真是这样,现实生活中,常常有一些素不相识的人给我们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比如入学遇见的新同学,出差时坐在一起的旅客,出席会议初次邂逅的与会者等等,虽然一面之缘下,我们对他们的个性品德等深层性质一无所知,但却由于谈吐、举止、表情等外在特征的吸引,产生良好印象,并与之结交成朋友。有时候这种“一见钟情”会让我们结交到挚友,可是有时候,却容易让我们栽跟头。

    这就提醒我们,只有长期交往的印象才值得相信,不要因为初次见面的好印象而被别人成功操纵,否则,你将有可能陷入长期的被动之中。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仅凭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人,很容易让我们与重要的人、有才华的人失之交臂,这其中最经典的例子,当属孙权错失庞统这一人才的典故。

    《三国演义》中,水镜先生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即可安天下”。卧龙先生就是诸葛亮了,凤雏则是庞统。两者虽然都以学识和见解闻名天下,得到很高的评价,但是两个人有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孔明貌美,而庞统则容貌较为丑陋。由此还发生了一个可笑的故事:凤雏庞统当初准备效力东吴,于是去面见孙权。孙权见到庞统相貌丑陋,心中先有几分不喜;又见他出言傲慢不羁,更觉不快;之后在言谈之中,又见他颇有轻视周瑜之意,更加不愿意接受他的意见。最后,这位广招人才的孙仲谋竟把与诸葛亮比肩齐名的奇才庞统拒于门外。尽管鲁肃苦言相劝,也无济于事。我们不排除庞统有故意试验一下孙权的想法,所以才在言语上不加注意,有意考验一下孙权的耐心和判断力。而孙权果然没有摆脱“第一印象效应”的操纵,与天下奇才失之交臂。后来,庞统又去见刘备,这位英主就没有将他拒之门外,让他成为了自己日后创立事业的左膀右臂。

    众所周知,礼节、相貌与才华决无必然联系,但是礼贤下士的孙权尚不能避免这种偏见,可见第一印象的影响之大。仅凭第一印象就妄加判断,“以貌取人”,往往会带来不可弥补的错误!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或许是上天和人类开的玩笑,或许是人世的一个悲哀,但确实只有那些慧眼识英才的人才有资格做“伯乐”,也就有机会获得英才的辅佐,最终成就一番大业。

    我们都知道不可以轻易得罪别人,但我们又常常犯一个致命错误:以貌取人。你的上司或看起来衣着光鲜的人,你不会轻易得罪。但那些看起来不如你的人,大家往往不甚在意,但也许正是那些你不经意间得罪的人,在关键时刻可以左右你的前途命运。

    “巨象集团”是美国一家著名的企业,其总部设在纽约曼哈顿,是一幢七十多层高的大厦。

    环绕大厦的是一片郁郁葱葱的花园绿地。

    这天,一位四十多岁的妇女领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儿走进这个花园中,坐在长椅上。

    距他们两人不远处,一位六七十岁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在拿着一把大剪刀在修剪园中成片的低矮灌木,被修剪过的灌木都有齐胸高。顶部齐刷刷的像一道绿色的围墙一样。

    妇女突然从随身挎包里揪出一把手巾纸揉成一团,一甩扔出去,正落在老人刚剪过的灌木上。老人看了看妇人,妇人满不在乎地也看着他。老人没有说话,拿起那团纸扔到不远处盛放剪下枝条的一个筐子里。

    老人拿起剪刀继续剪枝,不料妇人又将一团纸扔了过去。“妈妈,你要干什么?”男孩儿奇怪地问妇人,妇人对他摆手示意让他不要做声。

    老人走过去将这团纸也拿起来扔到筐子里,刚拾起剪刀,妇人扔过来的第三团纸又落在了他眼前的灌木上。

    就这样,老人依旧一副不厌其烦的神色。

    “看到了吧!”妇人指了指老人对男孩儿说,“我希望你明白,你现在不好好学习,以后就跟面前的这个老园工一样没出息,只能做这些低贱的下等工作!”

    老人也听到了妇人的话,就放下剪刀走过来:“夫人,这是集团的私家花园,好像只有集团的员工才能进来。”

    “那当然。我是“巨象集园”所属一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就在大厦里工作!”妇人高傲地说着。

    “我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老人突然问。妇人不情愿地递给老人自己的手机,一边仍不忘启发借机教训儿子:“你瞧这些穷人,都这么大年纪了连部手机也没有,你今后可要长出息啊!”

    老人打完一个电话将手机还给妇人,不一会儿,一个人急匆匆走过来,垂手站在老人面前。老人对他说:“我现在提议免去这位女士“巨象集团”的职务!”“是,我马上按您的吩咐去办!”

    那人连声应道。

    妇人大吃一惊,她认识来的这个人,正是“巨象集团”主管人员管理的一个高层人员。凭他的一句话就可以免去她的经理职务。“你……你怎么会对这个老园工那么毕恭毕敬呢?”她惊诧莫名,拉住他的手问道。

    “什么?老园工?他是集团总裁瞻姆斯先生!”妇人颓然坐到椅子上。她这样级别的一个经理在这个集团里很少有见到总裁的机会。

    以貌取人的现象随处可见。我们不知道第一个以貌取人者是谁,但这种现象从远古时代开始发生,一直延续到今天,却是不争的事实。请记住,任何人和事物都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所以在对待人和事物的时候,不能钉住眼前一点表象,不要以貌取人,应该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对人和事物从本质上分析、判断,只有掌握了这样的方法,才可以做出正确的、符合自己利益的决策。

    不以己心,度人之腹

    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既然我们都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中国的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这叫投射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喜欢假设别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喜欢认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点别人也具有。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一般说来,我们以己之心度人之腹容易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第一,对方的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性别等等与自己相同。人们总是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另外,人们总是喜欢评价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人,总是习惯于与这些人进行比较,并且,人们不希望在比较中自己总是落败,处于不利之地,而投射作用在此正好起了一个保护作用,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和别人就都一样了,没有什么区别,自己不错,别人也差不多。

    第二,当人们发现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征的时候,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这些恶习或观念。成语“五十步笑百步”

    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自己因为临阵逃脱而觉得难堪,心理上很不舒服,突然发现别人比自己逃得更远,便大肆嘲笑,以减轻自己心里的不安。这时候,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在这时,人们更喜欢把自己所具有的那些不好的特征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比自己强得多的人身上,这样一来,心里的不安就会大减,因为名人尚且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些特征呢,何况我一个无名小卒?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人总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同处于一个社会,具有相同的身份地位、生活经历的人则具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作用在很多时候都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不要忘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地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给你增添不必要的麻烦。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