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四章 第一生产力-《回到上古当大王》
第(2/3)页
齐军从建军的那天起,所采用的训练方式,就极其的接近近代军队的训练模式。
只要掌握的火枪的战术,杨浩觉得,齐军从冷兵器时代,过渡到火器时代,并不是一件难事。
唯一要担心的就是,在有限的时间里,工部能否将火器制造的成本降低。
否则这一切美好的设想只能是空中楼阁罢了。
杨浩用了几天的时间,和户部的官员一起,统计了以下齐国的财政。
统计的结果的还是令人欣慰的,虽然从洪武十三年时候开始,齐国就加大了基础设施的见识,花费了不少的经费。
但是这两年朝廷的收入也是十分客观的,并没有出现财政赤字的情况。
觉得财大气粗的杨浩,大笔一挥,向各个科研机构拨了将近十万贯的铜钱,督促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有所建树。
并且破天荒的在科研领域设立了一个名为科学贡献奖的奖项,以此来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上上有所突破的人。
杨浩觉得,只要齐国的国力强盛下去,这个奖项,在将来绝对能够成为比拟后世诺贝尔奖项。
杨浩始终坚持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有人才就不惜一切代价培养人才,大笔的经费砸下去,他就不信搞不出点东西来。
他所会的自然科学知识,在这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内,已经陆陆续续的整理完毕。
一些普及性的知识,早就纳入到齐国初等教育的教材之中。
至于那些更加精深的知识,只要成为高级知识分子,就能阅读杨浩所著作的科学书籍。
齐国的风气,已经在他将近二十年的努力下,科学技术早已经深入人心。
加上对识字率的普及,随着知识分子的增多,说不定那天就会有天才人物灵光一闪,搞出个大新闻出来。
就像现在在南方主持修桥的工作的东门那般。
这样的人物,杨浩有无比的自信会越来越多。
大齐极其开放与包容的政策,为民间的思想注入了无限的活力。
第(2/3)页